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有过这种疑惑,支持大功率快充的手机换了别的品牌的充电头,就没办法进行快充了,变成了“能充但充不快”的情况,这是为什么呢?要解释这一点,咱们就得先从“快充技术”聊起。
目前手机领域的快充方案大致分为三种:低压大电流、高压低电流以及动态调整,各大厂商的快充方案不尽相同,这也导致了充电器不能够混用,要是将高压低电流方案的手机用大电流的充电头去进行快充,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也能够预见。
因此便衍生出了许多快充协议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盘点一下各大快充协议吧。
PD协议
PD协议指的是USB-PD 协议,是USB-IF组织提出的一种快充协议,全称为USB Power Delivery,理论上可以达到100W。
除了手机以外,很多笔记本等设备也使用这一协议。USB接口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,几乎所有的充电线其中一端都是USB接口,不论是苹果的lighting还是type-C,大家用的都是USB的接口,所以不得不按照它们制定的标准来,因此快充协议都必须遵循PD协议。
QC协议
高通QC快充协议是知名芯片公司高通为配备骁龙处理器研发的快充技术,全名为Quick Charge。由于是手机芯片的龙头大哥,所以高通很早就在自家芯片商集成了快充协议,但是很多非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也是可以支持QC快充协议,因为PD快充协议兼容QC协议。
PE协议
PE协议由联发科推出,全称为Pump Express,其特点是允许充电器根据电流决定充电所需的初始电压。虽然同为芯片厂商,但PE 协议除了魅族以外,很少有手机支持,想要找到合适的充电头相较于高通阵营难得多。
以上均为公有协议,近年来。不少手机厂商均推出了自家的私有协议。
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! https://www.0817zz.com